1月19日下午,衡阳“两会”开启第二场“局长通道”,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英、市司法局局长杨安定、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谢茂文直面镜头,回答记者提问,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去年初,全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市仅用38天实现48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社区传播零发生。请问我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主要有哪些经验?
刘英:面对突出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位统筹、及早部署。市人大、市政协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积极行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截至1月19日,我市已连续33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回望一年多时间的抗疫历程,我们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第一时间制定防控方案进入“战时”状态;二是第一时间设立医疗服务点开展体温检测;三是第一时间实施核酸检测筛查;四是第一时间统筹全市医疗资源;五是第一时间进行集中救治;六是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四早”原则,为疫情防控赢得了主动权,也为我们2021年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市疫情防控方面重点要注意哪些方面?
刘英:春节临近,人员大规模流动即将到来,防控压力依然很大,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我们重点将在七个方面努力:
一是提升防控意识。我市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确诊病例,很多人都认为衡阳很安全,放松了警惕,没有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一些单位也没有坚持“测温、扫码、戴口罩三件宝”等防控措施。这些要引起我们高度警醒,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切实提升防控意识,落实防控措施。
二是明确防控政策。近期,我们组织召开了多次会议,制定下发了一些政策性文件,具体的防控政策要求已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大家可以关注衡阳健康微信公众号了解具体的信息。借此机会也呼吁和提倡大家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自觉遵守各项防控要求。
三是盯紧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是境外入衡返衡人员;第二是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衡返衡人员;第三是返乡人员。重点场所主要是指车站、机场、商场超市、医院、学校、景区景点、密闭式娱乐场所、敬老院、福利院、监管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无论是重点人群还是重点场所,都要严格进行管控。
四是把牢关键环节。第一是进口冷链食品以及快递快件等要严格管理;第二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发挥好“哨点”作用;第三是要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的防疫工作。
五是加快疫苗接种。目前我市已累计接种新冠肺炎疫苗2万多剂次,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大家不要过于担心。要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和各县(市)区接种点,及时接种疫苗,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
六是加强健康宣教。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七是落实防控责任。要落实好属地防控责任、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责任。
记者:近日,我市成功获批国家卫生城市,请问我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经验?
刘英:我市自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不创则已,创则必成”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顺利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评估、国家资料审核、国家暗访、国家技术评估、综合评审和公示,过五关斩六将。在2021年1月14日,全国爱卫办正式下文确认我市为国家卫生城市,一次性创建成功,确实不容易,凝聚了全体干部职工和老百姓的辛勤汗水。衡阳之所以能够一次性创建成功,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得益于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下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持,持续巩固,进一步提升大城衡阳的颜值、气质和内涵。
记者:请问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如何提供法治保障?
杨安定: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衡阳怎么用法治手段来加快推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力,主要抓好以下层面:
第一要坚持规划引领。提交本次市人大会议审议的《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就是按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战略目标进行编制的。衡阳发展的经济体量、城市建设规模、综合竞争力都要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个目标、标准来展开、来布局。《纲要》经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后就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
第二要加强市级地方立法,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制度供给。要在城乡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加快研究制定出台一批针对性强、实操性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此来发挥法规的引领作用,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第三要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当前的区域发展竞争中,软环境的竞争、营商环境的竞争越来越成为焦点,越来越成为核心。衡阳要对标深圳、对标上海,加快建设法治衡阳、平安衡阳、诚信衡阳、美丽衡阳。要以最优的营商环境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衡投资、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衡阳发展,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早日建成。
记者:《民法典》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问司法行政部门在《民法典》的宣传、实施方面采取了哪些办法和措施,让这部法典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中?
杨安定: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民法典》的学习作为2020年普法工作的重点任务。按照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进”要求,线上线下广泛开展《民法典》的宣教和学习,实现《民法典》宣传的广覆盖、无死角。
二是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们先后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民法学家来衡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党组及市直各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讲授《民法典》;印发了一系列的《民法典》宣传学习资料,并将《民法典》纳入全市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内容。
三是认真做好《民法典》贯彻实施的组织工作。《民法典》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2020年12月29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组织召开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推进会,组织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公检法、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等20多个单位参会,专题研究部署《民法典》正式施行之后的贯彻实施工作,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实施〈民法典〉推进法治衡阳建设的意见》。公民私权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机关公权力的高效正确行使。
记者: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请问衡阳在这一块主要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
杨安定:近几年来,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建设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能够使公民的基本法律服务实现半小时覆盖。二是开通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均每年接听线上法律咨询热线4800次以上,在全省排第二。三是兜住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底线。近五年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968件,为农民工、为城乡低保户、为老弱病残弱势群体提供全覆盖的法律服务,各级政府5年来投入公共法律服务的预算共计达3500万元以上,市法律援助中心连续两年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四是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县乡村实现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全市组建医患、交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88个。2016年至今,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24577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5014件,调解成功率99.4%,极大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稳定。五是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法治专门人才队伍。全市目前共有注册执业律师约800人、基层法律工作者200人、公证员33人、人民调解员1.1万多人,还有法学教授数百人,立法、行政执法人员、职业法官、职业检察官数万名,为我市的公共法律服务奠定了基本的支撑。
记者:都说城管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什么都管,我的问题是,现在的城管部门到底管什么?
谢茂文:城管部门的职能总的来说,就是保障城市公用设施运行、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具体来讲,新一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后,主要承担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负责城市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设置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二是负责公园、广场、风光带、街道绿化等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三是负责照明、供水、燃气、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四是负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包括行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全部行政处罚权,以及环保、工商、交通、水务、食药管理方面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部分行政处罚权,总计157项。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城管部门集中行使的是行政处罚权,相关事项的日常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已在地级市推广,请问我们衡阳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如何?
谢茂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风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垃圾分类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是成立了高规格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做顾问、市长任组长,高位协调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召开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市长出席并讲话,对我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四是出台了《衡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十四五”规划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五是建设示范片区。我们在雁峰区苏眼井社区、石鼓区西湖一村社区、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温家台社区、珠晖区临江社区率先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六是启动了石鼓区智慧生活垃圾分类及环卫服务一体化示范建设,探索垃圾分类“雁城模式”;七是生活垃圾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建成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市本级基本具备了垃圾分类处置条件,生活垃圾“大分流、小分类、末端分类处置”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八是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进军营等“八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支持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记者: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打造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能为市民群众带来哪些便利?
谢茂文:我市数字城管平台已升级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与国省平台联网互通,有效地架起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桥梁。主要体现在两个“拓宽”上:一是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市民群众可以通过下载数字城管“市民通”App,注册成功后,可以把身边发生的一些城市管理问题通过随手拍的形式发送到平台,平台受理后按流程处理并反馈。同时也可以通过关注“衡阳城管”微信公众号,完成问题采集报送。我们还设立了热线电话,24小时受理市民来电。以上都为热心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便利。2020年服务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共采集受理城市管理问题信息35.4万件,已办结34.4万件,办结率达97%。二是拓宽城管为民便民利民的途径。“市民通”App和“衡阳城管”微信公众号还上线了便民查询、便民服务等功能,市民群众只要下载关注,就能获得公厕、景区、菜市场、超市、公园广场、加油站、公交、垃圾分类、停车位等城市公共服务,为市民日常出行、生活提供方便,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宜居度、舒适度、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