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抓改革促管理,为我区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按照上述工作思路,2015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组织收入,筑实财力增收基础
一是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蒸湘”为主题,紧紧围绕“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三个目标,重点发展以物流、金融、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发展。做好已入驻企业的跟踪服务,促成落地开工投产,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调节作用,大力扶持原有重点企业和行业的产业升级,特别是华菱衡钢及衡钢工业园区企业的技术更新升级,落实财政奖励政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和科学管税。健全协税护税机制,形成各乡镇街道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全面配合的全方位监控体系,防止税收漏征和流失。重点加强支柱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纳税评估和跟踪管理,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
二、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继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是坚持教育优先战略,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和设备更新改造,稳步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二是落实资金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落实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住房保障和涉军等特殊群体等方面的投入,维护社会稳定。四是继续加大对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社区环境。加强对市容环境、社会环境的治理经费保障,努力打造秀美蒸湘。五是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和强农富农的力度。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保障,提高农民就业增收能力。
三、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监管体系
一是贯彻实施新预算法。要实行全口径预算,做好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四本预算”,并做好“四本预算”统筹衔接工作,真正实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强化预算信息公开。要加强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和其他预算信息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要分别在批准或批复后20天内公开。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逐步组织实施区级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资料库信息,研究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为制定财政政策和分配资金提供依据。四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全面掌握政府债务动态,特别是提高乡镇化解债务风险能力,严格控制债务风险。五是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在已经实现区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力争将全区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确保直接支付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80%以上,并逐步提高。六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起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对全区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七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财政内部的监督检查,有计划地对乡镇街道、区直部门进行财务和会计检查。要围绕重点资金、重点部门、重点工程以及可能存在的“小金库”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于执收执罚单位、涉及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资金较多的教育、卫生、民政、劳动等部门,涉及重点项目较多的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以及临时机构、单位下设二级财务机构,要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全面完善财政监督员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村、社区财务管理。八是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国家、省明文规定须纳入财政“一卡通”发放的51项惠农资金必须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确保各种涉农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发放;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规范乡镇财务行为。九是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严格执行《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财政性投资工程造价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所有财政性投资项目必须实行先立项后评审、先评审后预算、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决算制度。进一步强化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职能,推行异地评审、集体评审,强化大额复审,切实规范财政投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十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票据管理,加大征管力度,严格执行各项征收制度,使各项收入能够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十一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采购程序,认真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积极推行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规范单位公务用车管理。车辆维修费、运行费、保险费等原则上都应实行财政直接支付(若公车改革将参照省市政策执行)。
四、突出队伍建设,确保财政绩效安全
一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加强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加财政干部在错综复杂环境中把握方向的能力。加强业务学习,领会、把握政策动态和方向,重点加强新预算法、财政体制、地方性债务等知识学习。二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察实情、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等八项规定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四风”问题重要批示精神、省委九条规定、市委十条规定和区委四条规定;不断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一岗双责”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树立财政人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