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365官方地址 > 部门、镇街信息公开目录 > 区民政局 > 规划计划

        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民政局关于社会救助资金监管的调研报告

        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mllhpc.com                    发布时间:2015-05-26                   

        新时期的民政工作逐步由“温饱型”民政向“发展型”民政过渡,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根本利益,着力民生、着力民心,进一步加强和监督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各项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对民政服务对象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存在问题    

        (一)执行不严,资金发放环节失真。目前,临时救助金、医疗救助金未完全实现社会化发放,在镇(街道)级由村(居)工作人员代领后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时,个别村(居)存在不入账、救助对象领款不签字的现象。对村(居)救助资金运作方面缺少审计的延伸。

        (二)操作不当,资金发放缺少透明度。由于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申请资金弹性较大,村(居)对申请的救助金做不到公开透明,缺少公示环节,使救助对象对申请的救助资金标准不能及时掌握。比如申请临时救助时,救助资金什么时候下发,发多少,救助对象基本不知道情况,因此,容易出现错发、漏发、截留、挪用等现象。

        (三)落实缺位,资金发放对象错位。个别低保户、五保户迁往外地或者死亡后,相关镇(街道)、村(居)核销不及时,导致部分资金错发流失等等。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人员对救助政策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没有贪污挪用就可以,没有履行必要的手续;二是救助资金发放到村(居)后,对运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乡镇(街道)基层民政干部队伍薄弱,乡镇政府只靠一个民政助理员(大多身兼数职)做此项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工作上力不从心。

        二、建议和下步措施

        一是严格程序,跟踪检查。对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制定和完善具体发放程序,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公开发放,接收群众监督。救助资金现金发放时,村(居)要做到账目清楚,市、区(市)和乡镇三级职能部门,要不定期对救助资金及其他的民政专项资金给予跟踪检查,特别要将审计延伸到村(居),以确保救助资金能真正按标准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二是加强宣传,阳光操作。进一步加大对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力求在宣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的突破,扩大社会影响力。充分采取宣传栏、宣传墙、楼门口张贴通知等形式,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宣传工作覆盖面,做到宣传救助政策无盲点。在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过程中,各区(市)要坚持村(居)委会评估议事会议制度,组织村(居)民代表讨论通过,凡牵扯到资金问题,应在村(居)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参与监督。

        三是分类管理工作,双重制约。在做好低保日常审理工作的同时,严格执行低保家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有劳动能力三类管理办法,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或不易确定的家庭,每季审核一次,必要时随时进行核实,及时掌握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对人户分离低保对象,实行户籍地和居住地双重管理的措施,确保不错不漏。

        四是部门联动,信息共享。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积极探索低保救助与医疗、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交流信息,建立信息比对系统,逐步形成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避免出现多头申报、多头救助、缺失救助现象。在医疗救助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实现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共享,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是强化教育,提高素质。加强对基层民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民政干部队伍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廉洁从政,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建立考核追究机制,强化基层民政干部的风险意识、执行意识,避免人情救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