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365官方地址 > 部门、镇街信息公开目录 > 区水利局 > 规划计划

        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mllhpc.com                    发布时间:2021-06-23                   


         

        近年来,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积极践行治水新理念新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务实奋进、开拓进取,工作成效明显。我局先后荣获2016年度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一星级文明单位;2017年度“全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直部门一类领导班子和年度绩效考核优秀单位;2018年度荣获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9年度荣获衡阳市一星级文明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十三五”以来水利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工作成效及“十四五”工作打算

        (一)“十三五”期间水利工作成效。“十三五”以来我区共完成水利投资4152万元(2016年完成投资510万元,2017年完成投资555万元,2018年完成投资797万元,2019年完成投资890万元,2020计划可完成投资140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1.科学治水兴水成效显着,现代水网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全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投入500万元全面完成了“四水治理”项目呆鹰岭鸡市防洪保护圈工程,投入了600余万元实施了雨母山镇柿江河二期右岸(新竹村至临江村段)3.9公里治理项目;累计投入了300余万元完成了雨母山镇临江村代背河二期河道整治工程;二是投入600余万元全面完成栗江大型泵站(呆鹰岭、雨母分站)改造工程,主要对新中1号、黄花泵房、龙须桥排渍站、新中2号、熬兴寺站进行了新建,投入100多万元在呆鹰岭镇鸡市新村和中平村实施农田灌排渠道改造工程及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建设项目。三是不断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200多万元对雨母山镇幸福村白泥塘、呆鹰镇土桥村杨梅塘等18处骨干塘进行了除险加固。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全区防洪排涝能力显着提高。四是科学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投入17万元新建简易水位站25处,升级改造警广播15处,防洪水位标志6处,开展了5次防汛应急演练共计900余人参加。六是积极推进灾后水毁工程修复。投资163万元,2019年实施了18处水毁修复、骨干排水沟治理等工程,并对12处涵闸、5处排渍、电灌泵站水毁进行修复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我区防洪减灾能力,成功战胜了2017年、2019年超保证洪水位,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竭力推进移民重点村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根据省、市安排,近年来,我局积极争取了3个重点移民村整村推进项目计划(2017年雨母山镇梓木村140万、2018年呆鹰岭镇高碧村130万、2019年呆鹰岭镇新民村60万),争取改造建设项目资金共计330万元。目前,2018年、2019年度项目已完工。2020年计划重点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地点为呆鹰岭镇中平村,安排改造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目前正在全面施工中,预计年底前完工。今年积极争取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共计295.12万元,稳步推进移民后扶项目建设。通过移民惠农补贴“一卡通”一次性发放全年移民后扶直补金共计35.94万元,直补移民599人,培训移民140人次。

        2.不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230万元,实施临江村集中供水管网延伸工程,解决农村自来水人口1400余人,全区农村通自来水人口达到50900人。2017年在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作中,对农村1172户3699人饮水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对74户149人新打水井铺设供水管;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解决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500人的建设任务。2019年对雨母水厂、灵山水厂供水管网进行了修复和延伸,确保水厂恢复正常供水,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工程补短板,解决了0.35万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我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巩固率已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8.1%,超额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3.行业监管逐步规范化,水利执法工作成效显着。一是加强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每年定期开展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水法制观念和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二是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查。2016年以来,查处未批先建项目8处,开展了小流域治理项目。三是强化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对破堤取土等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河堤安全和度汛安全。2016—2020年,共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及案件8个。四是规范水资源管理。“十三五”期间共征收水资源费45万元,成功创建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和节水学校,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4.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有力”“有效”。一是建立了三级河长组织体系。2017年制定出台了《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全面推进河长制的工作方案》,全区9条河流落实了区、镇、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二是完善河流名录。设立“河长制”公示牌47块,逐级明确了河长职责,实行“包段制”、“巡河制”、“记录制”和督办制等工作责任制。三是完成一河一策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6条河流的“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四是全力推进河道清违清障工作。大力开展河流“清四乱”行动。五是落实巡河巡查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区三级河长累计巡河3022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下发交办函75个,交办问题80个,完成交办问题达到100%。六是全面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完成了蒸水、柿江河    等4条河流划界工作。七是设立民间河长工作站和实施样板河建设。各镇、街组建了一支14人的民间河长队伍,投入600多万打造区级样板河(2019年实施了代背河、2020年实施了杉旭河),水生态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十四五”工作打算

        1.做好“十四五”规划,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紧密联系全区水利工作实施,全面做好“十四五”水利系列规划,进一步开展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供水工程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投资,进一步完善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水利监管力度,深化水利创新改革。力争在2025年,构建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四大体系。通过招聘录用在社会和水利院校积极引进优秀的水利人才队伍,不断完善现有的人才队伍结构。

        2.加强项目建设,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利保障体系,为建设最美城区提供坚强支撑,积极争取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进一步完善现代水利设施体系。

        3.强化行业监管,全面提升水生态能力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推进落实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积极落实国家节水行动,逐步形成监督到位、考核严格、保护有力、社会参与的河湖健康保护局面。

        二、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1年工作安排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底线思维,扎实推进水旱灾害防御工作。2020年,全区未溃一堤,未垮一库一坝,实现了人员“零伤亡”。(1)领导重视、高位部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全区防汛工作调度会并就防汛工作安排进行了统筹部署。(2)多措并举,强化责任落实。以河长制为契机,全面落实河流、堤防、水库安全责任人,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部门责任制、技术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等各项防汛制度,明确责任范围,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万多条。(3强化抢险物资储备,开展业务培训演练。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实物储备彩条布6000平方米、编织袋2万条及协议储备了砂石料、水泥、铁丝、桩木等防汛抗灾应急物资。确保最大程度保障防灾减灾的工作需求。4月26日组织全区各级防汛责任人120余人参加2020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暨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培训班并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实地演练。1.0(1.11.3今年以来,组织3个检查组深入到全区6个镇街开展水旱灾害隐患检查,修复12处涵闸,5处排渍、电灌泵站以及1处堤防等水利设施,确保了沿河水利设施正常运转,扎实推进旭东河滑坡段堤防和杉旭河段角山污水处理厂堤防除险加固工程,确保了堤防度汛安全,投入70万元实施了水旱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聚焦工程补短板,夯实水利工程基础。坚持将水利建设作为“六稳”工作的内容,(1全面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一是蒸水呆鹰岭保护圈治理工程。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6714万元,全面完成鸡市新村至岳临高速呆鹰岭大桥(第一标段)堤线总长3.69km的工程概算进行了财政评审。二是代背河第三期治理工程。代背河治理工程项目采取分年度、分段实施,2017年、2018年分别对代背桥以上约1100米河段实施了二期治理工程。2019年底我局争取市级水利建设资金170万元,拟对代背河第三期1257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投入资金130多万元完成了雨母水厂和灵山水厂恢复供水并顺利移交给雨母山镇政府管理。四是稳步推进应急除险工程。投入资金100万元对旭东河600m堤防进行应急除险,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积极配合市、区住建部门实施蒸水河堤防加固工程,通过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水利投资拉动经济、惠及民生的重要作用。(2)持续巩固水利脱贫攻坚成效。精心制定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继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建设,积极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饮水问题整改,投入专项资金,解决了57户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其中建档立卡43户和14非贫困户(含五保户、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保持贫困户饮水问题为“零”目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3.聚焦行业强监管,积极提升水行政管理能力(1)强化监管实施标准化建设。紧紧围绕“节水优先”“岸线变美”“水质变好”3个目标,实施了区级样板河(呆鹰岭镇杉旭河)打造,着力推进岸线垃圾清理、控源截污、清四乱、岸坡专项治理等工作,全面完成熬陂河综合治理任务,伍家港排污口污水已经成功接入角山污水处理厂管网,岸坡复绿1处。(2)强化水资源管理与宣传。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三条红线”管控,投入20万元完成了蒸湘中学节水学校和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政府节水机关建设项目,积极开展第28届“世界水日”和第33届“中国水周”活动,紧紧围绕“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主题,开展了线上线下系列活动(“云讨论”、“抖音小视频、争当节水卫士”线上签名暨有奖知识答题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30000人次,先后被省水利厅、红网、衡阳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推介,蒸湘中学、胜利小学等学校自发将节水知识宣传纳入德育课堂,营造了良好的节约用水社会氛围。

        4.全面推行河长制,着力构建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环境。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要求,全面落实河流保护治理责任和措施,着力推动河长制工作由“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转变,河流治理初见成效,河流面貌持续改善。一是强化河长履职担当,全区9条河流实现了河长、河道警长、巡河员、保洁员全覆盖,区镇村三级47名河长全员下载使用“手机巡河APP”。今年以来,区级河长巡河109次,镇级河长巡河528次,村级河长巡河924次,截至目前,全区三级河长共计巡河1561次,全面完成巡河任务,切实做到了巡河常态化,河长APP巡河打卡率100%,巡河发现问题并下交办函20件,解决实际问题24个。积极开展基层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河长办规范化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八有”目标,完成沿河村级河长制工作站挂牌工作。 二是河流“四乱”问题整治持续发力。对5个镇(街道)河道保洁等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要求整改提升。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建立“四乱”问题整改防反弹长效机制,发现并解决“四乱”类问题1个。三是多措并举全力绘好生态“一张图”。以河流“四乱”问题为重点,利用无人机对全区河流开展巡航2次,下交办函2次。全面摸清全区河流底数,完成区级河流“一河一策”编制方案,镇级河流“一河一档”编制方案。河长制微视频大赛荣获全市“三等奖”并推荐参加水利部评选,河长制工作代表衡阳市接受省河长制第三方评估并获得高度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防洪治涝仍存在薄弱环节。蒸水呆鹰岭防洪保护圈尚未闭合,防洪标准较低,部分乡村堤防老化,防洪压力较大,地区排涝能力不足,汛期排涝能力需提升。现有人员老龄化,缺乏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河长制工作推进有待提高。镇、村基层河长履行河长使命意识有待加强。重建轻管问题仍然存在,基层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因经费短缺管护人员偏少,运行维护费用缺乏稳定来源。

        (三)2021年工作安排及打算

        1. 加快项目建设,助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区。为加快建设“有实力、有魅力、有活力”的最美城区,着重做好“水”文章,突出“一带”“两岸”重点,倒排工期,倒排工期,扎实推进蒸水呆鹰岭保护圈治理工程和代背河第三期治理工程及杉旭河下游治理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确保按要求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全面提高城区和重点防洪区防洪排涝能力。

        2.未雨绸缪,全力做好2021年备汛各项工作,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实水利部门防汛抗旱工作职责,严格按照省水利厅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21年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做好险情隐患登记核查,全面开展水利度汛安全检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方案预案,科学核定汛限水位,规范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加强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保障能力,确保安全度汛。

        3.多措并举,助力水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要求,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工作,不断健全管水长效机制。强化全区河道“清四乱”长效管理监管工作,集中力量解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全面强化水生态治理修复,健全河流管理信息平台,扎实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及三级河长巡河工作,建立完善“一张图+遥感影像+巡查APP+无人机+问题整改督办”为手段的河湖督查体系,为断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

        4.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全方位提升农村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工作措施的总体稳定,接续改善脱贫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坚决守住和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加强水源保护,继续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抓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帮助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