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事务局2020年度工作报告
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基本情况
2019年4月23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下设1个区服务中心、2个镇服务站、4个街道服务站、 51 个村(社区)服务站,落实区服务中心办公面积100平方米,开办经费22万元,局本级机关共设行政编制3个,转隶借调5人。目前,局机关在编在岗工作人员8人,劳务派遣6人。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关于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管理保障和安置优抚等工作的政策法规,统一规划管理全区退役军人工作,负责退役军人及军属的移交安置、教育培训、创业就业工作;保障军休干部和军休职工的住房、医疗、社会保险等待遇落实;组织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荣誉奖励、军人公墓管理维护纪念活动,开展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和褒扬工作等。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千方百计增进退役军人福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落实既行法规政策,坚持创造性落实新政新规,原则性落实老政策老规矩,实施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确保新政策新规矩落实不走样,老政策老规矩落实不断层。去年全面启动社保接续工作,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共发放张贴宣传册200余份,受理对象376人,研究解决了部分特殊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死亡抚恤、节日慰问、年度体检、住院自付部分二次报销等问题,共解决资金2.8万余元。接收自主择业干部26人,安排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年度体检,体检人数共计150人次。全年共接收3名伤残军休干部,为军休干部调整工资47万余元,去年共发放工资704万元。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意见》,配合协同市局组织了"送政策、送岗位进军营就业创业活动"现场招聘会,完成年度3场500人次参与的现场招聘会,组织37人报名参加高职扩招、24人报名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了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去年共发放抚恤金820余万元、家属优待金200余万元、优抚对象医疗78余万元、拨付5万余元修缮6座烈士墓、用于"春节"、"八一"走访慰问及解困资金150余万元;完成3个批次、27人次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积极配合市双拥办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设5个点位,下拨创建经费11万余元。
(二)疏堵结合稳控退役军人局面。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时代、紧贴退役军人实际,去年7月份自上而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退役军人系统向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各中心服务站均悬挂张富清同志挂相事迹材料、视音频影相,遴选上报1人(怡康居刘华怡)参与并被评为省模范退役军人,结合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录入、光荣牌悬挂、走访慰问等时机加大对先进退役军人模范典型宣传,形成初步声势导向弘扬正能量。始终把权益维护和维稳工作当做重要大事来抓,建立情报共享、联动处置机制,落实分工负责、层级管理制度,坚持对"重点人员"定期走访慰问,开展关爱活动,做好思想教育及转化工作,防止矛盾升级。去年共接待来电来信来访人员400余人次、来信16余件,处结率100%,反应的问题均得到妥善回应处理,化解历史问题矛盾2件,去年我区没有中央、省级层面交办督办信访问题,我局被区评为综治先进单位,4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三)党建引领搞好局机关自身建设。一年以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自身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组织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学习培训。坚持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与面上工作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以党建促业务,落实党建规定动作落实,搞好班子建设,完成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等任务,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一岗双责"廉洁自律,全面从严治党,全年没有出现违法违纪事件。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工作保障相对不足。一是人员编制不够用。目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编制岗位设计与实际新增岗位和现实工作需求还不够匹配。因缺人手,只能将局机关股(室)负责人与中心人员合用,一些镇街也没有定编固定工作人员。二是场地场所不够用。区服务中心场地面积尚未达标,一定程度影响建设质量,各镇街几乎没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三是工作经费不够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院外办公行政经费保障相对不足。
2、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我区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过多,主要集中在两参人员、转业志愿兵、伤残军人、政府安置士兵4个重点群体和存在诉求个案重复上访人员,虽然信访量高位回落,但还有个别老上访户常有闹访缠访,集访不断。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多且成因复杂,化解比较困难。如社保接续针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群体,同等条件下农村籍退役士兵有攀比心理,农村籍参战老兵群体社保政策落实有待全面衡量。随着两参及涉核退伍军人身份审核工作的即将展开,极有可能成为信访问题的新诱因,目前,信访稳定形势虽然可控但仍需要高度关注。
3、后续安置工作压力大。今年接受17名转业士官为历年来人数最多,但因改革调整编制压缩,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有限,加之安置对象期望值越来越高,一些退役军人难以得到安置,预计未来几年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将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及措施
下阶段,我们将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军民融合发展思想,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制度抓规范、化矛盾解难题、优保障优服务,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信访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全面发力,趁势而上推动全区退役军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速加力完善基础设施。结合"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落实"枫桥经验"会议精神,按照"五有"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持续推进区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同步推动其它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达标建设。
2、挂单列账化解历史问题。不断完善"六册四档"资料信息,建立退役军人数据库,结合"信访攻坚年"推广"枫桥经验",梳理汇总历史遗留问题,排出清单,列出时间表,逐步化解,力争问题逐步归零,确保涉军群体稳定。
3、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就业创业方式,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率,结合新兵入伍、老兵退役召开网上和现场招聘会,拓宽退役军人就业面。
4、持之以恒推进阳光安置。继续采取排名打分选岗方式和程序结果岗位公开方式,进行阳光安置,力争在12月10日前完成2020年度安置任务,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安置质量。
5、毫不动摇抓实思想工作。根据上级"思想政治工作年"部署安排,协同宣传部遴选各级各类退役军人典型代表,加大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模范宣扬力度,视情组织军人退役集中欢迎仪式,结合老兵退伍组织光荣牌悬挂、给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活动,形成崇军优属声势氛围。
6、久久为功增强能力素质。坚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两手抓,持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一岗双责",加大党员干部队伍学习培训力度,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干事群体,全面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持续抓好体系建设、文化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落实,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