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极力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抓好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落地实施,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保持稳定和持续恢复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19亿元,增长12.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10.4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完成1.45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完成44.39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完成94.3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1.7:67.3。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6%,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提升10.9个百分点。从产值来看,规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66.73亿元,增长18.8%;其中重点企业衡钢产钢95万吨,完成产值61.32亿元,占比高达92%。此外,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用水量327.24万立方米,增长3.6%;用电量68091.3万千瓦时,增长9.6%。
二是投资需求继续扩大。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6亿元,增长23.3%;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提升15.3个百分点。从投资项目来看,5000万以上城镇投资项目36个,上报投资额47.59亿元,增长100.7%;5000万以下城镇投资项目14个,上报投资额3.18亿元,下降81.5%;房地产在建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284.5亿元,已完成171.1亿元,已完工项目1个;重点项目78个(包括市级重点项目16个),开工项目30个,已进统计局库项目24个。从商品房销售来看,销售额23.72亿元,增长31.8%;销售面积39.82万平方米,增长35.4%;施工面积299.77万平方米,增长11.2%。
三是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1.8亿元,增长23.7%;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提升29.6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批发业企业完成4.71亿元,增长14.4%;零售业企业完成33.65亿元,增长24.3%;住宿业企业完成6.07亿元,增长23.8%;餐饮业企业完成4.13亿元,增长31.5%。
四是财政税收保持回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3亿元,增长19.2%;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提升26.3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完成6.53亿元,增长25.7%;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提升37.6个百分点。从财政支出来看,财政八项支出共计4.06亿元,去年同期3.07亿元,增长32.3%。
五是高新技术支撑有力。全区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报增加值3.8亿元,增长17.7%,占GDP比重为2.7%;与去年同期比较,高新技术占GDP比重提升0.1个百分点。从研发投入来看,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加,投入4.4亿元。
六是四上企业有效增加。全区共新增四上企业19家,分别为2家建筑业企业、6家贸经企业、8家房地产企业、3家服务业企业;与去年同期比较,新增总数减少7家。从各镇街(园区)来看,蒸湘街道新增9家,联合街道新增4家,杨柳4S街区新增2家,呆鹰岭镇新增3家,雨母山镇新增1家。
七是市场新增主体活跃。全区净增市场主体3127个,增量完成率为83.16%。
二、存在的问题
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的影响,加上当前外部环境依旧严峻复杂,下阶段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压力不小。
(一)工业经济承压前行。一是重点行业比重过大,应对行业风险能力脆弱。衡钢作为全区工业企业的风向标,其
钢管制造及深加工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产值总量的比重高达92%,一旦钢管行业走弱,全区工业经济必将陷入低谷。二是增加值率和价格指数对工业增加值影响极大。本来衡钢自身的增加值率比省增加值率高10个百分点,平均价格指数比省低30个点对全区工业是极大利好,但是省局并不承认,最后公布的这两大计算要素都对全区极为不利,这也导致最后公布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自身测算的要低。
(二)项目建设存在堵点。一是全区在库项目偏少。目前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含房地产)共74个,比去年同期减少7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17个,下降67.3%;投产项目(不含房地产)23个,下降70.5%。二是从项目进展看,项目推进力度不够。36个5000万以上城镇投资项目中还有23个项目未投产,投产率仅为36.1%;14个5000万以下城镇投资项目中还有4个项目未投产,投产率为71.4%;24个房地产在建项目还有23个未完工,完工率仅为4.2%;78个重点项目开工30个,开工率为38.5%。
(三)有效需求仍存短板。一是消费潜力未充分激发。6月当月,22类在统的限上商品零售类值中,低于全区限额以上增速(23.7%)的商品达7类,覆盖面超过31%;二是消费结构不优。在商品零售中,批发零售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住宿餐饮业拉动效能很小。1-6月,77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60.09亿元,34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0.6亿元,批发零售企业与住宿餐饮企业个数比为2.3:1,零售额之比却为100.2:1。
三、工作建议
三季度是全年目标任务追赶跨越的关键节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厚植竞争优势。
一是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业企业的监测力度和精准调度,以稳住工业生产基本盘。另一方面在立足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积极鼓励技术先进且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高耗能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同时布局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早日实现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完备工业体系。
二是积极引进有效投资。一方面抓住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机遇,坚持把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加快经济建设落脚到重大项目上,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和政策处理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加强新基建、基础设施短板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项目的投资力度,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投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稳定扩大消费市场。一方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档升级汽车、家电、家居等实物消费,提质扩容服务消费,推动生活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增加优质教育、优质健康养老医疗服务、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等有效供给,大力培育和推进新消费增长点。另一方面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建议对企业减税降费,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来源,健全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保障,多渠道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