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发展质效不断提升,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季度指标:1-9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1.31亿元,增长9.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6.9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40元,增长8.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三。
非季度指标:1-10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61亿元,增长16.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20.1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三;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4%,排名城区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9亿元,增长13.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一;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97亿元,增长16.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7.4个百分点,排名城区第二。
结合目前的数据上报情况,2021年11月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1-11月,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8%,排名城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1.8%,排名城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96.5亿元,增长16.3%,排名城区第二。
二、存在的问题
前三季度全区经济稳定恢复,但进入四季度后,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以及去年同期基数抬升等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增长仍面临如下问题。
(一)工业稳增压力凸显。一是重点行业比重过大,应对行业风险能力脆弱。从11月的上报数来看,钢管制造及深加工产业已占全区工业经济产值总量的93%,衡钢作为全区工业企业的风向标,钢管行业一旦走弱,工业经济势必陷入低谷,钢管行业的发展将决定全区工业经济的整体走向。二是增加值率和价格指数对全区增加值影响极大。一方面衡钢增加值率比省增加值率高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衡钢1-11月平均价格指数比省低20个点左右,省级计算增加值的两大要素对全区工业增加值极为不利。
(二)服务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上报的数据增速偏低。1-11月份数据正在上报中(12月18日关网),截止今天上午9点,全区有4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已经完成报表,上报营业收入13.94亿元,增长8.9%,还有7家企业未完成报表,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其中16家公司营业收入为负增长,特别是参加GDP核算的企业衡阳融大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湖南薇爱美地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衡阳市金达污水营运有限责任公司、宏诚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衡阳市新衡盛健身有限公司5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负增长超过10%以上。二是部分企业不配合。湖南薇爱美地健康管理集团、衡阳市金达污水营运有限责任公司、衡阳深野会娱乐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对统计工作不够配合,其中湖南薇爱美地健康管理集团多次拒报统计数据,对省、市统计局开展的调研工作也拒不配合,需要镇街和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协调。
(三)新增四上进度偏缓。一是申报情况不占优势。从已报情况来看:目前全区共计上报30家企业(22家已通过,8家还在走审批程序)。其中:工业上报4家(3家待通过);建筑业上报4家(1家待通过);贸经上报9家(3家待通过);服务业上报4家(1家待通过);房地产业上报9家。从待报情况来看:新增“四上”年度第二批申报截止时间为12月25日,等待申报的企业目前只有5家(包括1家工业、3家贸经业、1家服务业)。预计今年的新增“四上”企业总数不会超过去年的42家。二是与目标任务还有差距。根据部门的市级任务数来看:科工信局4家的任务数已完成,住建局4家的任务数已完成,发改局3家的任务数已完成,商务局18家新增“四上”的任务数还差6家。
(四)居民收入面临压力。一是样本结构欠佳。住户记账的样本每5年轮换一次,本轮样是3年前抽中的样本,老城区占75%,受人口老龄化、以及二胎三胎影响,就业率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受到影响。二是样本基数过大。全区住户调查工作已连续6年处于全市领先位置,从2015年到2019年全区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全市五城区排名第一,2020年全市五城区排名第二。造成目前基数大,目前我们的上报数是54347元,去年上报基数52165元,事实上去年省市给我们的评估数是41073元,评估数与上报数人均相差11092元,同理按省市的评估方案预计全区今年的增速为8.8%,绝对值为44687元,与上报数相差9660元。
三、全年指标预测
1-12月,GDP预计增长10%,排名城区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排名城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上报161.7亿元,增长10.8%,排名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12亿元,增长15.2%,排名城区第二;规模以上服务业预计增长25%,排名城区第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44687元,增长8.8%,排名城区第二。
四、下步工作建议
目前已进入全年目标任务的冲刺阶段,建议进一步坚定信心、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全力重监测稳预期。一是注重分析导向。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尤其是批零住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等行业,深入剖析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补短板、强弱项;二是抓实企业入统。认真梳理好辖区范围内、所辖行业的企业情况,对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扶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对符合“四上”规模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纳统,积蓄发展力量。
二是全力稳工业注活力。一是相关部门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降费增效;引导企业实行精益管理,降本提效,实现企业“量增、价降、面扩”。二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生产情况调研和监测,及时掌握企业在用工、资金周转、原材料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纾难,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规下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稳住经济基本盘。
三是全力保对接强收入。一是积极加强对接。如须改变当前居民收入的局势和以后被动局面,须积极向省、市调查队回调采集库基数。二是增强样本的代表性。2022年是记账样本大轮换年,即原有50户记账户按区域按行业按收入全部重新换点,区统计局将在这次样本轮换工作认真摸底、核对、审查,及时向省局申请替换发展持续力不强、收入消费水平不高等样本户,确保下一轮的50户记账家庭的代表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