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区城镇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蒸湘区“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 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加强领导,把握机遇,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 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抓手,创新发展模式,深 入贯彻“海绵城市”发展理念,变城市的一般性规划建设为提升品质、塑造特色、彰显城市精神的创新发展,变强调城市的相对独立建设为 城乡统筹协调的跨越发展;更加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从实际出发,构建市场化、互利性、内生型的城市发展机制,推动365官方地址_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t中国官方网站城区建设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一、总体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呆鹰岭片区的提质融城,带动全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升级。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全面覆盖、适度保障、权责结合、互助共济,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综合保障能力。
二、工作思路
(一)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按照呆鹰岭纳入《衡阳市“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主城区建设篇章”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呆鹰岭镇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区融合发展同步的问题,引领呆鹰岭镇衔接新城、有序拓展、全力提升城镇化统筹协调发展水平。加快老街改造,加速构建美丽城镇与现代农村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新型工业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 态,建设城市布局合理、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科技新区”重要承载区。充分利用解放西路、呆鹰岭 老街及建设中的船山西路等交通要道构建呆鹰岭镇“三纵三横”的交通枢纽,破解融城瓶颈。按照中心城区标准,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1、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进一步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区域交通规划建设,完善城乡公路网络体系,加强城区、集镇、村舍间的交通联系,改造 升级全区城乡道路,构筑各镇之间“半小时交通圈”。推进城市道路 改造提升,以城市主干道和过境道路为重点,逐步完善道路网络,提高城市交通能力。以船山西路、解放西路、衡州大道、蒸水南堤风光 带以及雨母山景观大道等重点基础设施向近郊延伸为契机,对接衡阳 市城市发展远景规划,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城市主干道建设。对接 华新开发区主次干道,重点推进延伸至长湖片区、蒸水南堤风光带的长湖街、长丰大道、光辉街、二环西路、蔡伦大道、文化路等城市干道建设。对接全市旧城改造升级,推进石塘路、向蒸路、群益路等老 城区路网建设及改造升级道路两侧闲置土地的开发。“十三五”末, 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东西横贯、南北畅通,功能完善的城市路网。加大 公共停车场(位)的规划建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位) 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2、打造“城区综合管廊” 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将城市 建设重心从地上设施建设向地下设施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转移。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 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由规划局牵头要综合考 虑城市发展远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组织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资金方面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可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具有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管廊的集约化管理,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雨中看海”的顽疾,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拉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3、完成社区提质改造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清三建”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结合我区实
际,我局将根据市里统一安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我区 29 个社区提质改造工程,提升社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
(三)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强城
乡统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美丽城镇加快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配套的规划、建设、管理与评价等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按照“街区建设、规划引领、 产业支撑和城市补充”的思路,积极打造雨母小镇和呆鹰岭融城新镇。雨母小镇按照 4A 级名胜风景区的标准打造,以东阳铺街为中心,东 至雨母山景区景观大道北线,西至雨母脚下,南至“百万花海艺术庄 园”,北至岳临高速(S61),面积约 2 平方公里,推动形成以雨母山 核心景区为轴心、以百万花海艺术庄园为龙头、以雨母山绿道为主线、 以雨母旅游小镇为联结的“一点一线三片”休闲旅游格局;呆鹰岭融 城新镇引进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行业等企业,提高经济总量, 增强发展后劲。以承接沿海中小企业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促进呆鹰 岭中小企业园升级转型,做大做强;通过产业经济带发展,促进人口 和产业向重点城镇集聚,加快城镇周边人口就地城镇化, 提高城镇 化的发展水平。2、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村电气化、水利景观化、客运公交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完成村组路网实现水泥路硬质化、沟渠 硬质化,建立健全各项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开展多姿多彩的群众 性文体活动。全力将雨母片打造成衡阳的生态保护区、城市休闲区和 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阳小镇打造成特色旅游小镇。呆鹰岭镇以呆鹰岭镇老街为轴心打造美丽小镇,以松陂村、土桥村为主搞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争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序化”工程。进 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住房、环境、饮水和 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和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建成一批各 具特色的“文明村镇”、“美丽村庄”。2016 年完成 45 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十三五”期间完成 21 个美丽乡村两委办公用房、文化广场 及村容整治等建设任务。
(四)完善住房保障系统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构建起以商品房为主体、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 补充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区别对待、分类供应”的住房解决机制。加大要素保障力度,落实保障房源。通过多渠道筹措落实 住房保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保证保 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需要。依法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加快 实现住房公积金全覆盖,充分发挥公积金制度在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方 面的长期作用。鼓励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运用政策优惠引导,实行压降房价,广推房源销售。推进征地拆迁货币化安置与实物安置 相结合的模式,鼓励货币化安置。